葡京赌场

图片
深植不变为民情怀 不负人民新的期待
发布日期:2017-12-13
信息来源:
【字体: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通过聆听总书记原声、研读报告原文、阅览报刊评论、参加辅导授课、观看成就展示、参与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学习。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气势恢宏、振奋人心,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凝聚全党智慧,符合人民期待,引领世界潮流,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行动指南。报告顺应新时代高擎起伟大的思想旗帜,引领复兴梦闪耀着璀璨的真理光芒,具有文字简约之美、逻辑谨严之美、思想宏大之美、气象更新之美、力量激越之美,让人百读不厌,越学越感到思想之力磅礴,越学越感到爱党之情弥坚,越学越感到奋进之心澎湃,越学越感到担当之责荣光。

  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人从“15个关键词”的角度抓住其重点要义,有人从“7个新”的角度体会其崭新气象,有人从“五大意义”的角度理解其历史地位……作为一名工作在信访战线的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我关注到“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强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再到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重千钧。

  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浸透着民生温情,提出了一系列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体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使命担当,更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情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党全面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执政思想和理念的时代宣言。

  以人民为中心,是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而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一个政党首先面临的根本立场问题、宗旨问题。

  “为了谁?”——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从初心和使命切入主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依靠谁?”——报告在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提出了“14个坚持”,第一条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二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从大会主题中的“不忘初心”到新时代的特征,从新矛盾的判断到具体的方略布局,自始至终,凸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字里行间,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心全意为着人民;二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为着人民和依靠人民,相互依存,互为前提,高度统一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唯一宗旨和人民立场,同时也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只有为着人民,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达到为着人民这一唯一的目的。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为什么我们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首先,这是党的初心的本质基因。寻根溯源,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正是从对人的科学理解开始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我们党的诞生,就是为了把中国人民从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解救出来,就是为了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就是为了担当起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就是为了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的科学,它是世界上至今唯一反映与维护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经过浴血奋斗所建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根本制度,深受广大人民的拥护。而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最终消灭剥削与压迫、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公正与最美好的社会,是劳动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

  党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为捍卫和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它为了人民利益而修正错误、改进作风;为了人民利益而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中国共产党没有一丝一毫自己的私利,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是初心不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过去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初心的执着坚守,对于人民的不变情怀。事实上,从上海的石库门到北京的天安门,从延安窑洞到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指引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坚守着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这是党对历史的规律把握。什么是历史?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集前人各种知识、经验、智慧的总汇。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自己的历史,有治史、用史、学史的传统。我们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继承了这个优良的传统,一贯重视对历史的学习、总结、借鉴、运用。我们大家都知道,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酷爱读书,尤其酷爱读史书。据有关资料表明,毛泽东读《资治通鉴》读了17遍,他还读过《二十四史》,并做了批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学习党史、国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基于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洞察,对历史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历史问询的正确回应。

  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激荡中,我们党汲取古圣先贤的无穷智慧,继承民本思想。同时,通过兴衰存亡的对比,看到了政权更迭的本质原因,从而坚定地选择与人民在一起,跳出历史的周期律。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变革中,我们党把苏东剧变作为自己的警示课,深刻吸取他们脱离人民群众、抛弃了人民也最后被人民抛弃的惨痛教训,更加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深切感到,只要紧紧地团结和依靠人民,就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什么时候发生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告诫全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他要求全党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再次,这是党之成功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建党96年来、执政68年来,已经使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一个落后的任人宰割的中国变成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使中国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路程,这样的业绩为世界瞩目,也令其对手不得不敬佩。透视中国发展进程,世界都想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成功”。

  我们党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已经证明,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是党取得巨大历史功绩的制胜密码。

  五年前,一位西班牙东亚问题专家把目光投向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究竟是否为了民众?他说,时间会给出答案。

  今天,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秉持执政为民的赤子之心,行进在新的“赶考”路上,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征。锁定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织牢织密兜底之网;举全社会之力脱贫攻坚,靶向精准、力度增大;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全面二孩”等一系列标志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项项便民、惠民政策,解的是民忧,暖的是民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照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

  因此,答案十分明确:中国的改革,就是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俄罗斯《独立报》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贡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进入新时代,关键就在于我们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引来了全世界许多有识之士的赞许与感概。“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如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最后,这是党的使命的实践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没有一种担当,比肩负民族的前途命运更为伟大;没有一项使命,比实现人民的共同梦想更为崇高。

  正是从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出发,十九大集中阐述了“四个伟大”,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认识和领会“四个伟大”,必须把握其人民性。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四个伟大”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以人民为中心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动力源泉、是建设伟大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原则立场、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依靠,是贯穿“四个伟大”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三万多字,两百多次提到“人民”,对未来的战略擘画处处体现人民的期待。无论是“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目标,还是“脱真贫、真脱贫”“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承诺,无论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决策,还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举措等等,都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征和人民立场。

  学习领会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要不忘初心,突出问题导向、回应民生关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底、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入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2017年7月全国第八次信访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近年来,全国信访系统扎实工作,广大信访干部付出大量艰辛努力,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切实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注重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爱护信访干部,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信访干部的关心爱护和厚望重托,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信访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信访工作诞生之初,就是要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更加坚守信访为民的价值本位,牢记为民宗旨,践行群众路线,提升时代站位,推进改革创新,热切呼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奋力书写信访工作崭新篇章。

  坚持信访为民,就必须准确把握信访工作定位。信访工作定位是关于信访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明确界定和集中体现。对信访工作定位,曾经有过不同的表述,比如“观察哨、晴雨表、连心桥、减压阀”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信访工作定位又进一步明确。习近平同志指出: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概括,把信访工作定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无视信访工作的历史功绩和现实需要,一叶障目地嘲弄信访、否定信访、诋毁信访,甚至别有用心地攻击信访、诬蔑信访、妖魔化信访。有的人把信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限延伸和放大,借此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充当反华“马前卒”;有的人对党创设的信访制度说三道四,不是从国情实际出发,动不动就拿西方国家没有信访制度说事,毫无制度自信;有的人迷惑于信访工作的困境,不是想方设法破解难题,而是把信访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归咎于信访制度本身;有的人不顾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不是从人民需要出发,简单地呼吁取消信访;有的人用简单的“两分法”,把信访与法治对立起来,认为讲法治就没有信访,有信访就不是法治。这些都是十分有害,必须坚决反对的。

  信访工作制度是一项承载了我们党执政理想的本土化、内生性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益补充,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我们应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信访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要求,坚定做好工作的制度自信。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是践行党的为民宗旨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组成部分。虽然信访常常以其“人治”色彩而被屡屡诟病,但是,再完善的行政法律制度也可能有力所不逮之处,信访制度尽管不能越俎代庖,但又不可或缺,即便在立法、司法、行政权力分权制衡的制度已经相当完备的西方国家,哪怕其公共管理已相当完善,他们也往往采取申诉专员或请愿等制度来应对不时之需。信访的本意是依靠党政机关主动作为,自我纠错,即使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增进和融洽干群关系,是一种缓和社会矛盾比较好的有效办法。基于中国的国情和政治制度架构,回归信访的原初设计,为民众保有这一稀缺的可视化交互界面,使民众可以时刻触摸和感知制度的温暖,这不但可以防范民粹主义等极端社会思潮,而且也与现代社会的“扁平化”组织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信访制度的这种设计绝非权宜之计,而是一种长远政治安排,保持信访的政治“续航”能力至关重要。信访工作中存在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本质上是社会治理转型困境的缩影,只能在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下,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坚持信访为民,就必须坚决推动信访回归本位。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信访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说的是信访工作和信访部门的职责边界不清楚、受理范围不明晰,一些应该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进入了信访渠道。其结果是,信访部门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项,而职能部门的相关法定职责没能充分履行,群众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应当明确,信访功能的越位与错位,不是信访部门、信访工作人员揽事争权的结果,而是现实中许多解决纠纷的机制出现了严重的缺位,导致信访因其便利性、经济性而不得不补位。除了信访人自身的主观认知和心理倾向外,许多问题被正式救济渠道拒之门外,群众不得不转而寻求信访渠道,使得信访渠道好像成了可以解除一切苦厄的救济管道。由于对信访制度功能认识错位,它被过分突出了救济的功能,在某些领域超越或替代了法律纠纷解决机制。这无疑与宪政体制下救济机制的设计是冲突的,也不利于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

  在这个错位中,信访受理事项的模糊是信访功能被曲解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入口把关,严格做到“信访的归信访”。一是坚决落实诉访分离。2013年,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明确实行诉访分离,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主要是在入口处厘清信访与诉讼的界限,分清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在处理信访投诉时的责任。二是坚决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在实行“诉访分离”基础上,在行政体系内部进一步厘清信访途径与行政复议、仲裁、技术鉴定、行政裁决、劳动监察等其他法定途径的界限,把相关投诉请求导入相应途径解决。三是坚决不受理非信访事项。许多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除了可以进入民事诉讼渠道外,也可以通过人民调解等方式解决,对不应当受理的非信访事项,必须把住关口,准确分流。

  同时,推动信访回归本位,还要坚决将维稳功能从信访中剥离出来。做好信访工作虽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政权巩固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它与维稳工作有着显著的区别。当前,信访与维稳捆绑粘连的做法扭曲了信访的功能,不利于对信访人的行为引导,不利于信访的法治化改革。信访应专注于推动群众合理诉求的解决,努力将关口下移、关口前移,架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对于因信访产生的非法获取利益、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危及社会稳定的问题,应当由政法部门依法处置。

  坚持信访为民,就必须大力推动信访透明阳光。做好群众工作,首先就是要与群众开诚布公、以诚相待。特别是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更早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和公众参与方式。近年来,信访系统打造的“网上信访”成为信访“主渠道”,其意义不仅仅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关键在于网上信访的全程留痕以及全程可监督、可评价,尊重和保障了信访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在信访工作中,准确把握人民新期待,努力使人民群众在信访工作中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阳光信访”理念催生的网上信访平台建设和应用,以公开促公正、用透明赢信任,有效契合了信访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以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拓展新空间,有力推动了信访工作领域的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让信访流程“看得见”,群众才会真正“信得过”。

  坚持信访为民,就必须努力深化信访法治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信访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目前信访法治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信访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重要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问题有待在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的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对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根本目标是使群众信访权利得到依法保护,诉求表达依法理性,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能够得到合理合法结果,依法信访理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同。这是破解信访“困境”的关键一招,也是维护群众权益的长久之策。

  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制度。一段时间以来,诉讼与信访交叉、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既损害司法权威,也影响正常信访秩序。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法律权威和法治生态,有利于积极、稳定、可持续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信访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信访部门要积极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尊重政法机关依法作出的结论;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做好教育疏导、帮扶救助和矛盾化解等工作。

  严格贯彻法定救济规则。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解决群众诉求,对于落实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主体的责任、加强国家机关的层级监督、释放体制内纠错的良好效应以及引导群众养成尊法守法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范围梳理甄别,确定解决诉求的责任“归属”、时限承诺等,细化解决诉求的工作流程,明确解决诉求的职责清单,让群众知道“谁来办”“怎么办”。对应当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应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对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受理后要及时转送并督促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严格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按“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推动责任主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诉求。注重分类研究群体性利益矛盾,属于法规政策不落实的,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落实到位;属于诉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打消其不切实际的预期。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承担公益性服务的保障机制,推动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

  建立法律政策与化解矛盾的良性互动。当前,大量社会矛盾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必须善于通过法治视角来研究和化解。以群众信访为晴雨表,充分利用“信访大数据”,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研究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解决一个信访问题,举一反三,深入研究“立改废释”的措施,利用政策法律推动信访问题成批解决。对于过时的政策法规,及时清理废止;对于不完善、不连续、不衔接的政策法规,进行研究调整;对于准备出台的新政策,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

  加强和改进信访行为引导。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深入宣讲、解读信访法律法规和信访知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身边信访故事;运用以案说法等方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信访权利和实现权益的途径,提高群众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对那些以反映诉求为名聚集滋事、扰乱秩序等违法行为,要按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坚决防止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导向。

  规范信访工作职能与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职能定位,厘清职责边界,明晰权责清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发挥好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理诉求等职能作用。从加强初信初访和初次网上投诉事项的受理办理抓起,逐环节建章立制,确保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全过程要素齐全、清楚明晰。按照《信访条例》规定时间受理办理,提高受理办理工作效率。依法终结信访事项,认真负责做好复查复核,对争议较大的复查复核信访事项,采取实地调查、公开听证、会商评议等方式,提高公信力。

  规范信访政务信息公开与信访考核督查。全面推行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信访”工作机制。用信息化促进规范化,依托互联网建立全国网上信访信息综合平台,构建“信息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活动网上督查、绩效网上考评”的信访工作新模式。制定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办法,以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为原则,以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考核重点,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对督查督办工作原则、方式方法、必经程序做出全面规范,在对未按程序规定或时限要求办结信访事项开展常规性督查的基础上,对群众评价不满意的典型信访个案,进行实地督查;对涉及面广、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实行联合督查;对特别重大、久拖不决的复杂问题,提请列入党委政府督查机构督查范围,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坚持信访为民,就必须特别注重强化担当精神。在前辈们的接续奋斗中,我们抵达了今天的方位。推开新时代的大门,面对更美好的未来,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更需要催动奋进的步伐,找准前行的节奏。信访工作本身就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又处在从困境中艰难转型的时期,更需要广大信访工作者不断增强本领,特别是要强化担当精神。

  什么是担当?担当是指党员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果断亮剑,面对矛盾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风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形象地说就是“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我理解这就是担当的核心要义,也就是愿为、敢为、善为。

  信访干部的担当尤其需要坚如磐石的信念。信访干部长期处于服务群众第一线,每天都要面对矛盾纠纷、投诉举报、负面信息,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很容易产生悲观消极心理,在思想上犯迷糊,长此以往,就会信念动摇。信访干部要注重加强理论学习,补好精神之钙,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要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心贴近人民,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切实转变“维稳”观念,树牢“维权”思想,肩负起“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使命。

  信访干部的担当尤其需要百折不回的勇气。推动群众信访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稍一松劲,就可能前功尽弃。我们必须要有坚强的心理、坚定的意志,做到愈难愈勇、愈挫愈坚。要志存高远、心忧百姓,提升胸怀与境界,做到甘受委屈、不怕麻烦,心底坦荡,不惧非议,坚守职责、不畏艰难,敢管敢干、不计得失。

  信访干部的担当尤其需要扎实过硬的能力。没有过硬的素质,就没有担当的底气。敢于担当不是匹夫之勇,如果既搞不清情况,又抓不住问题,更提不出建议,敢于担当就是一句空话。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法治素养,增强开创精神,着力培养认真负责、专业规范、吃苦耐劳的作风。注重脚踏实地,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努力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狠抓落实本领,不负时代、有所作为,争做历史眷顾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